• 客服热线:
    020-82006949
    服务热线:
    400-0021-314
  • English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企业新闻
威佰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成果在《Science Robotics》发表
发布时间:2024-08-01|来源:
    2024年7月31日,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在《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影响因子26.1)杂志联合发表了题为“Upscaling the production of sterile male mosquitoes with an automated pupa sex sorter”的研究论文。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奚志勇教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Jeremy Bouyer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龚君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Wadaka Mamai博士。文章第一单位为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该研究系统性报道了一台自动化的雌雄蚊蛹分离仪,巧妙地将蚊蛹的搅拌、分离和收集等功能模块化并有机整合,实现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在内的三种主要传病蚊种的高效率和高质量雌雄分离,从而解决了蚊虫雌雄分离这一长久困扰不育蚊技术在区域性大规模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瓶颈。
 
 
    与使用传统的人工手动分离方案相比,自动蚊蛹雌雄分离器的使用将雄蚊生产能力提高了17倍,可以实现一人每周分离1600万只雄蚊。田间试验进一步表明,由该自动蚊蛹雌雄分离器分离得到的白纹伊蚊的品质较好,适合用于野生蚊媒种群的控制。这些结果表明,该自动蚊蛹雌雄分离器具有促进针对蚊媒种群区域控制的不育蚊大规模释放项目开展的潜力,以帮助实现热带蚊媒疾病的有效控制。
 
 
    奚志勇团队自2011年起在广州启动“以蚊治蚊”项目,之后威佰昆蚊子工厂获广东省科技厅资助进行产业化推进,2019年在全球首次获得该技术的现场试验成功并发表成果在《自然》 (Nature),之后,该技术在美国、新加坡、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被反复验证可以显著压制野生传病蚊媒的种群密度并降低登革热的传播,但其在全球的区域性大规模应用一直受限于雌雄分离这一瓶颈,为此,包括美国(谷歌)、新加坡和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一直在该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展开激烈竞争。
    这项研究解决了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中的重要工程技术难题,为同类优秀技术在蚊媒疾病肆虐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提供了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曙光,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关键且可靠的产品。同时,该研究还充分展示了一个基础生物学和工程技术有机交叉融合后解决瓶颈问题的代表性案例,为更多同类型研究团队的基础研究向现场应用的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除了国内华南地区,该自动分离仪已开始用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古巴等数十个拉美、东南亚及欧美国家登革热蚊媒防控。这也是奚志勇团队自2019年在全球首次成功完成“以蚊治蚊”现场测试并发表成果在《自然》 (Nature)后,为促进该技术在全球登革疫区推广获得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dj6261